波士顿的中国城 (五)-最终篇

2014年 10月 14日
波士顿中国城

发展的人力成本

有人担心波士顿的中国房地产热潮会把这座城市变成像伦敦一样的鬼城。在伦敦,很多有钱的国际买家根本不去住他们所买下的房子,也懒得出租。虽然租金高得离谱,但很多精美的社区都是闲置的空房:英国卫报年初报道,英国第二昂贵的街道—主教大道最贵地段的别墅,有三分之一都是空的,而且很多都在腐坏。为了应对住房危机,伦敦市长对空屋征收高额税。纽约现在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去年11月,布鲁克林的一名房产经纪告诉《纽约时报》,她卖出的房子中约有70%都用来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

到目前为止,波士顿的海外房地产买家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或者正在出租。波士顿最华丽光鲜的奢华开发项目千禧广场的开发商—千禧集团的鲍默特说,即使是在千禧广场,房主也没有空置他们的房产。他说,“不是说鬼城的事不会发生,我觉得它正在发生”。鲍默特说,他们公司的千禧塔可能就是个开始,千禧塔是将在下城十字区兴建的60层奢华摩天大厦。波士顿一些贫穷的居民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压榨:去年11月,波士顿国家公共广播报道称,中国暴发户投资的奢侈房地产已经引发了唐人街的租房危机,唐人街正在赶走居民。2月,唐人家活动集团中国进步协会发起了游行,从唐人街门口到千禧广场,示威抗议千禧集团在城市中心带领发展下层住宅高档化,而不支持兴建经济适用房。

事实上,中国激发的投资正在波士顿全城向每个方向蔓延,而且在各个社区都日益增长。在卡特公园(Cutter Park)深处,一个小小的戴维斯广场的尽头,一面小小的破烂的美国国旗被放在深蓝色的双家庭住宅外的木篱笆上,在微风中懒散地飘着,微风吹散了一点今天的热气。这里背面接着一个停车场。这里在我看来不是很值钱,但是中国人的眼镜比较尖锐,能看到各处隐藏的价值。

房子的主人有一头银色的头发,棕色的T恤上面写着“Coconut Jack’s”,正要离开的时候恰好有两个人大步走进门 -- 房产中介蒋庆丽(Qingli Jiang)和她的客人玲(Ling),玲左手拿着卷起来的报纸,右手拿着iPad。房主用波士顿口音对他们说,“经纪人不在这儿”。

蒋问,“我们跟她说我们会12点来的。”她穿着白色的卡布里裤和短袖衫,齐肩黑发中几缕红色微微闪耀。她的口音暴露出她是中国人。

房主依旧生硬地回答:“她不在这。”

蒋犹豫了一会,“哦”了一声。房主便走开了。她用普通话向客人玲解释。而不一会儿经纪人的到来挽救了这对中年人短暂的尴尬失落。玲简单地鞠了一躬,她不远万里地来看萨默维尔市的这一隅房产。夏天市场非常火爆,蒋挑出来给客人参观的10处房产中有4处已经被抢先买下了,萨默维尔市的多家庭房产平均能在市场上放34天。

上楼之后,蒋问了一些关于线路和地板的常规问题。玲只提供了她的名,却没有说全名,她在屋里转来转去,用iPad照相。她穿着一件宽松的蓝绿色裙子,一条白蓝色的细围巾,脖子挂着一个金色的中国字吊坠。

玲是中国东北部一家房地产报刊的出版商,她非常害怕新科技将再一次令网络打击报纸行业(根据蒋的翻译,她一直在寻问波士顿哪家报社最赚钱)。所以她一直在游览硅谷和纽约,学习了解新兴科技。她非常警惕可穿戴式技术,这种概念基本可以取代像蒋一样的翻译。

临起飞回中国前,玲又回到波士顿,快速感受了一下租房市场。我问玲为什么想在这里投资,她没用翻译,而是自己喜不自禁地告诉我“因为哈佛大学!”

玲昨天来到波士顿,今晚就要走了。之后如果市场上有合适的房产,她会直接在中国购买,不需要再看房了。

来源:《波士顿杂志》十月号

媒体采访

Forbes
Bloomberg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CNBC
iMoney
Shanghai Times
Squarefoot
Shanghai Office
Capital Weekly
The New York Times
TheStreet.com
Financial Times